中工招商网市县招商平台

切换城市:

铜陵市

A~G H~L M~T W~Z
找项目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7-12-14 来源: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487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我市健康产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724号)精神,并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具有铜陵特色的健康产业体系: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等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健康产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健康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推进,使健康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2020年,基本形成以铜官区为中心,以枞阳县、义安区、郊区为副中心的“一主三副”综合健康服务中心,承担区域内群众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技术支持,提升域内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培育全产业链健康骨干企业,促进健康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打造10个健康(特色)小镇、实施10个重大项目、培育10家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创建3个人才培养基地。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健康产业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服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社会活力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形成有利于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重点任务 

(一)双轮驱动,深化医改,推动健康保障产业巩固提升

1.引导社会力量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围绕织密我市“双核四级”健康医疗服务网络的目标,着力构建以铜陵市人民医院与铜陵市立医院为“双核”,以城市公立医院及优质民营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及大型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民营)、社区服务站(含民营)和村卫生室为支撑的“四级”医疗服务网络,织就我市域内步行十五分钟健康医疗服务圈。坚持引导社会力量与公立医院实行差异化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全面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打造多层次健康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推行精准医疗,发展高端医疗,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发展,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普遍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疾病预防,提升全民健康意识。加强专业化体检机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建设,鼓励开展连锁经营。(责任单位:市医改办、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县区人民政府)

2.引导发展专业机构提供第三方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卫生检测中心、影像中心和病理中心、制剂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第三方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对所有医疗机构开放,推动大型设备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支持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和健康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责任单位:市卫计委)

3.全面提升健康医疗信息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医疗,实现健康信息与医疗服务相结合,逐步形成居民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一卡通用。实施区域健康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市、县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健康资源信息四大数据库,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建立健全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卫生计生一网覆盖、居民健康一卡通用、健康信息资源统一融合、健康数据共享交换。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促进健康医疗行业与互联网行业融合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开发应用,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经信委)

(二)中西结合,科技引领,推动健康医药产业创新升级

1.促进天然药材及保健品产业集聚。强化要素支撑,优化应用环境,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以铜陵凤丹、铜陵白姜、老洲山药、汤沟芡实、白荡藕粉、钱铺养生茶等特色天然药材及保健品生产体系为支撑,大力发展以天然药物及保健品生产为主的健康产业,建立中医药及生物药研发创新平台,开发生产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中草药及保健产品,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壮大。(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县区人民政府)

2.推动医药产品研发。坚持技术创新、科技引领,积极做好产业承接,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高端智能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

3.推进现有优势剂型品种的深入发展。充分依托我市现有的药品生产企业的优势剂型品种,在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十大皖药”、静脉营养类、中药饮片等方面,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新药品种注册、改善中药材加工工艺等方式向更高、更精、更深方向发展,使医药产业在产品层次和产业规模上提升一个台阶。(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

4.发挥中医药优势。发挥中医医院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技术指导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发展中医养生保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探索建立以慢病为重点的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模式。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完善中医康复服务体系,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卫计委)

5.推动中医药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休闲、饮食等深度融合。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新业态,鼓励依托当地中医药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产品,努力建设特色明显的中医养生保健基地。(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市食药监局、市民政局、市文旅委、县区人民政府)

6.打造铜陵中药品牌。保护、开发、利用中医药资源,建立“皖南道地药材仓储物流中心”,以铜陵凤丹为主线,辐射皖南道地药材,建成集初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以中药材产业打造铜陵绿色健康新名片。(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市文旅委、市商务局、县区人民政府)

(三)深度融合,多措并举,推动健康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1.培育健康旅游产品。发挥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与中医药、体育、养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旅游产品。(责任单位:市文旅委、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食药监局、市体育局、县区人民政府)

2.发展特色健康旅游。大力发展运动休闲游、养生文化游、山水休闲游等健康旅游服务,促进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结合铜陵文化和资源优势,整合健康养生旅游资源,推出系列养生概念、养生活动和养生产品,加快建设铜陵凤丹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积极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等健康旅游产品。(责任单位:市文旅委、县区人民政府)

3.创新健康旅游业态。依托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升级打造一批健康产业园,逐步形成花海风情、茶乡美景、农耕体验、健康养生、农旅一体化的健康旅游新业态。加强养生旅游和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业态的融合,提高健康养生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份额,促进健康旅游和其他旅游业态共同发展。(责任单位:市文旅委、县区人民政府)

4.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依托山水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户外康体等运动休闲产业,规划打造依山环湖等运动休闲产业带,建设一批体育主题公园、体育特色小镇、森林康养基地、山地户外(水上运动)基地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县区人民政府)

5.丰富健身市场供给。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凡是由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体育设施原则上都要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按规定向社会免费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在公休日、节假日及空闲时段将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积极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俱乐部和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从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支持体育企业开发新产品,丰富体育健身市场供给。推行体育消费券发放,促进体育健身消费。(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县区人民政府)

6.开发健康食品种类。大力发展健康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各类健康食品,以及天然、绿色、环保、安全的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孕妇、婴幼儿及儿童、老人、军人、运动员、临床病人需要的特殊膳食食品,以及用于补充人体维生素、矿物质的营养素补充剂。壮大食品精深加工业。加强药食同源中药材的种植及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适合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养生保健产品。(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

7.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铜陵本地特色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培育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现代食品工业企业,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特色突出的现代健康食品产业集群。遵循“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特色林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实施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保障健康食品供给。(责任单位:市农委、市食药监局、市发改委)

8.丰富健康保险产品。在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推进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积极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9.创新医保服务模式。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为参保人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干预等服务。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探索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和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支持保险机构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租赁、托管等方式兴办社区养老等服务机构。(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委)

(四)优化服务,拓展功能,推动健康管理产业扩面提标

1.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度融合,建立协议合作关系,鼓励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以开展市场化养老服务产业试点为契机,推动我市市场化养老服务业发展。(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计委)

2.发展基层健康养老服务。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施健康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务制度,加强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动态管理。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县区人民政府)

3.培育养老产业集群。重点开发养老服务产品和培育养老服务品牌,发展养老科技、产品研发与装备产业,创新养老健康服务内容,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的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培育发展适老化的养老地产,拓展房地产业态,支持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休闲养生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支持数字化健康养老服务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与健康养老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打造一批医养结合数据服务中心、产品用品研发中心。“十三五”期间,争创1个省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12个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园区)、610个医养结合示范项目、20个以上社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食药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县区人民政府)

4.发展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健康服务。引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开展连锁经营。支持体检机构向健康管理机构转变,开展慢性病风险评估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干预。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辅导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提升全民健康意识。加强对体检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健康咨询机构的信息披露、监管及政策引导。(责任单位:市卫计委、县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卫计、发改、教育、科技、经信、民政、财政、人社、国土、环保、住建、农委、水利、商务、地税、体育、统计、工商、食药监、文旅、文明创建、国税等部门组成的推进健康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健康产业规划推进、政策制定和重大问题、重大项目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卫计委,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县区人民政府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全力推动我市健康产业发展。

(二)强化规划引领。紧紧抓住健康中国重大战略和全国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编制出台“健康铜陵2030”规划行动纲要及促进健康产业“十三五”行动计划,明确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发展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合理规划全市健康产业发展布局,引导市场主体投资健康产业领域。依托规划积极搭建发展平台,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规划在引领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中的作用。健全评估和监督机制,推进规划落地,鼓励县区根据实施意见和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健康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直有关部门要开展定期或专项督查,确保规划和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三)加强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整合同类财政资金,按照轻重缓急,对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发展规划清晰的重点区域、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优先予以扶持,打造健康产业示范区并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并统筹利用

市产业发展基金、健康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等,以市场化方式,由专业管理团队进行投资管理,支持健康产业发展。强化政银企合作,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健康产业贷款的投入,积极打造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使用PPP模式、利用外资发展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扩大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

(四)鼓励研发创新。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整体提升我市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健康产业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吸引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一批应用技术教育和实训基地,规范并加快培养护理员、家庭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旅游引导员等从业人员,打造技艺精湛的健康服务技能人才队伍。

(五)注重平台搭建。加快建设市级健康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鼓励支持县区积极申报创建试点示范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健康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医院,加快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休闲旅游和康体养生服务业,建立运行健康产业综合服务网络,推动健康产业大数据应用。支持成立健康产业联盟和专业协会,实现行业自律和集聚发展。筹划国家级、省级健康产业发展峰会、博览会、交易会,提高认知度,培育知名度,营造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造铜陵健康产业整体形象。

(六)优化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全面清理和修改不利于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落实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标准、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严控审批时限,研究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全面精简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严格执行“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推进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涉及健康产业企业和机构的政策目录清单,保障企业依法享受优惠政策。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1214


返回列表

分享到:

上一篇: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的一篇啦

需求登记

免费帮您找厂房/土地

(以下内容均为必填)